通过这一周与孩子们的亲密接触,我们在日常活动中,已经开始悄悄建立了一些初步的常规,家长可以通过观察,看看孩子是否已有这些方面的意识。
1、排队。知道如厕、去户外活动、做游戏等,都需要排队,要一个接着一个;后面孩子双手搭在前面小朋友的肩膀,不拉衣服(包括衣服下摆、衣服领子和连襟帽子等),不抱住前面孩子的脖子。
稍后我们会进一步加强队列管理,比如,要求队伍必须靠右前行,不在走廊右边或中间占道。
2、吃饭。吃好饭后,会简单收拾桌面,如:将挑剩出来的饭菜用调羹拨回碗里,倒到指定的桶里;把碗、调羹放在指定的筐里;把吃饭特用的餐巾放到指定的桶里。
家长不要有顾虑,不要心疼,觉得孩子在家从来不做这些,怎么在幼儿园都要自己干。请相信:细节决定成功与否,细节决定一切。
3、睡觉。知道自己的小床位置,脱好鞋子,摆放整齐,便于醒后穿上;裤子能叠就叠,摆放在固定位置,比如枕边,放脚的另一头等。
需要进一步强化的是:督促孩子睡前如厕时,一定要解大小便,以免刚上床就又要如厕。
4、座位。知道自己的桌位,吃点心、吃饭时能迅速跑到自己的位置。
提醒:今后也许会有小范围调整,比如两个孩子之间上课爱说话、或打闹等原因。
5、问好。等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,喜欢上幼儿园后,每天早上会跟老师们打招呼:“老师早”或“老师早上好”,下午放学会愉快地跟老师们说再见。
需要建立的常规还有很多,这是目前在渗透的。规则不是一天、二天就可以形成,因此规则教育没有终点。我们会坚持不懈地对孩子进行规则教育,不断促进幼儿良好规则行为的养成和巩固。请家长理解和配合,谢谢!
整队回教室:
评论